終天常抱恨,雖遺像春花供養,藹藹庭訓不復聞。謝奕、王羲之、謝安這些親人相繼離開身邊,歸於塵土,而東晉王朝也在重重矛盾和危機中衰朽下去,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王凝之時任會稽內史,信奉天師道而不出兵,結果與幾個兒子俱死於農民軍的刀劍之下。謝道韞“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當時她的外孫劉濤才幾歲,兵士欲加害於他,謝道韞神情自若地說:“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並見《晉書》)。謝道韞以無所畏懼的慷慨陳詞保全了自己及親戚的遺孤,後來僥倖逃生,從此寡居家鄉會稽。在她生命的最後一些年頭,她仍以自己清醒的頭腦、敏捷的思路與人辯論。親人不在了,詠絮的舊事恍若一夢,她就像一輪孤獨的明月,用清輝照亮寂寞,以隱沒與白天作別。
(theend)
日期:2010-07-02 21:40:51
剛寫畢【謝春草】王孫不歸的第一節,文字還是熱的,趕緊更新,感謝大家支援!
連載006
二、【謝春草】王孫不歸
1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宋武帝劉裕駕崩,長子劉義符即帝位,是為少帝。這樣的結果令一個人特別失望,他就是謝靈運。劉裕的次子劉義真“警悟愛文義,而性輕易,與太子左衛率謝靈運、員外常侍顏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曾宣稱自己“得志之日,以靈運、延之為宰相,慧琳為西豫州都督”(並見《資治通鑑》)。而如今,登上帝位的卻是他人,劉義真也已經出鎮他方。謝靈運的內心註定充溢著不滿與不平,於是“構扇異同,非毀執政”(《宋書》),當時的權臣徐羨之等人就迫不及待地把他貶為永嘉(今浙江溫州)太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