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詩首句以“文書靜”來點明中書省的安靜,次句“刻漏長”則是值班時寂寞難耐的感受。最後兩句本是寫黃昏獨坐,卻偏說有伴。伴是何人?原來是“紫薇花對紫微郎”。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十二月,中書省曾改名為紫微省,中書令改名為紫微令,中書舍人改名為紫微舍人,紫薇與紫微同音,所以白居易以紫微郎自稱。在詩人心目中,平日看慣了的紫薇花今日似乎特別多情,立在那裡彷彿專為他做伴似的。詩中“對”字寫得十分傳神,詩人與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真是“相看兩不厭”。這種感受更顯出了他的寂寞無聊。本詩遣詞造句自然而有情趣。

據說自白居易以紫微郎自稱之後,“紫微”便成了中書舍人的代名詞。晚唐詩人杜牧當過中書舍人,因而人稱“紫微舍人”:“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唯應杜紫微”。“杜紫微”即指杜牧。南宋詩人呂本中也當過中書舍人,他的詩話著作就取名為《紫微詩話》。南宋另一位詩人王十朋甚至寫了一首《紫薇》詩:“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自慚終日對,不是紫微郎。”熱衷功名、期盼成為中書舍人卻又未能如願的失落感溢於言表。不過,就是做了秘書,也有大小之別。北宋陶弼曾任陽朔縣主簿,是個縣政府小秘書,他寫紫薇則是“人言清禁紫微郎,草詔紫薇花影旁。山木不知官況別,也隨紅日上東廊”。此詩不僅切合他的主簿身份,而且對大小秘書之間地位懸殊的境況含蓄地表示了不滿。可見人們對紫薇花是多麼喜愛,對“紫微郎”是如何仰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