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的皇帝也就是皇太子的“好文”行為,古代有識之士也不忘予以提醒和告誡:明成祖的長子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一度迷戀寫詩作文。對他這種“好學上進、興趣高雅”的行為,感到欣慰並給予誇獎的人自然有不少。太子贊善王汝玉甚至唯恐朱高熾的寫作水平提高不快,特意找了一本專講詩法技藝的書籍讓這位未來皇帝學習。當時也在東宮工作的太子左諭德(太子老師)楊士奇知道後,卻很嚴肅地告誡說:“殿下應當用心學習《六經》,有空則讀讀兩漢詔令。吟詩作賦只是雕蟲小技,不值得浪費時間和心思。”(《明史•楊士奇傳》)
有識之士反對帝王“嗜學好文”,帝王們自己又是何種態度呢?
在唐朝皇帝中,唐文宗李昂不僅對文學情有獨鍾,而且確實能寫幾句歪詩,《全唐詩》就收錄了他的五首詩和一則《夏日聯句》。有一天,他在麟德殿召見翰林學士丁居晦,專門討論文學問題。當談到杜甫、李白等文學前輩時,唐文宗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既崇敬又羨慕的意思,丁居晦卻毫不客氣地頂了他一句:“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唐文宗不僅不以為忤,事後還津津樂道地告訴宰輔大臣:丁居晦很不錯,有見識,敢說話,完全可以勝任御史中丞一職。不久丁居晦果然被委以御史中丞要職。御史是言官,中丞是言官的首領,只有敢於講話者才能勝任(《冊府元龜》卷五百一十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