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時,海都和都哇在中亞再次舉起叛逆的旗幟給明教以喘息的機會。由於西北叛王在東突厥斯坦的進攻,元軍不得不臨時將圍攻光明頂的軍隊調到千里之外的塔里木河流域,去抵抗反叛者的入侵。這一臨時的抽調竟成為了一去不復返。直到1304年雙方簽訂停火協議為止,元軍與西北叛軍在中亞進行了十二年的拉鋸戰,無暇再顧及龜縮在崑崙山中的明教徒們。明教趁機坐收漁人之利,迅速恢復和鞏固了自己的力量。一勞永逸地摧毀明教的最佳時機一去不復返了。
忽必烈死後,成宗鐵穆耳維持了十一年相對平靜的統治。1307年,鐵穆耳駕崩後,帝國因帝位繼承問題陷入了長期的中衰和不時的內戰,二十五年中先後換了八個皇帝。漢文化對帝國中樞的滲透相當緩慢,但是各種高階的奢侈享樂卻已經侵蝕了本來質樸的草原兒女們。帝國的統治機構日益腐敗,對其治下人民壓榨的程度日益增長,但實際控制能力卻不斷減退,此消彼長之下,各民族的起義也此起彼伏。被列為最下等的南方漢人的抵抗運動在經過二十年的低迷時期後,再次逐步走向高漲。這對武術界權力格局的結構性演變,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日期:2008-2-17 9:01:18
在絕大多數時代,江湖世界和帝國權力之間有著深刻而尖銳的矛盾。我們在第一章中,曾經簡要指出過這一矛盾的根源所在。在這裡,我們只需要補充:這一矛盾並非必然爆發為激烈的衝突,當雙方勢力平衡的時候,就會出現均勢的局面:江湖世界的主導勢力會在表面上承認皇帝的無上權威,而實則維持自己對江湖真正的統治,而官方也會滿足於江湖人士對不再“犯上作亂”的承諾。對中華帝國的統治者來說,達到這一均勢的底線是江湖勢力必須放棄對政治權力的追求;而對後者來說,底線是官方必須保證自己的合法存在及勢力範圍不受侵犯——二者是一回事。當然,零星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仍然可以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而維持大局的和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