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自從十二世紀末直到蒙元征服之前的大半個世紀之中,武林中出現了被稱為“華山論劍”的武術比賽。與現代的各種體育比賽不同,這種武術比賽並非人人可以參加,參與者僅限於公認的最優秀的武術家(據相關記載,在1259年的第三次華山論劍中,有一些不知名的武師試圖參與,被與會者們粗暴地趕走)。這種專橫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們用體育比賽的模式去理解華山論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例如,第三次華山論劍沒有進行任何武術比試就排定了五大高手的名號座次。事實上,每一次華山論劍都反映出武林中的權力分配關係。以“五絕”為名號的高手名單實際上映射出武林中權力秩序的現實邏輯。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稱之為江湖世界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正是這次論劍確定了此後大半個世紀的武林秩序。

據《射鵰編年史》記載,第一次華山論劍在1195年舉行。發動這次比賽的緣由是為了爭奪一部被稱為“九陰真經”的武術典籍,作者據傳為著名的道家學者黃裳。《九陰真經》含有能大幅度提高武術能力的秘訣,因而幾乎為每一個習武者所覬覦。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參與論劍的武術家都醉心於《九陰真經》優美深奧的武術理論,但實際上爭奪這部典籍卻有更為現實的原因。正如現代世界的核技術一樣,一部精湛的武術著作將會大大提高研讀者的格鬥能力,從而對現存的武林秩序構成威脅。為此,必須對這一危險傾向予以限制。爭奪《九陰真經》本質可以視為武林現存秩序防止這一危險技術擴散的措施,事實證明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這一實質意義也可以從如下事實中看出:華山論劍的勝利者王喆就幾乎沒有讀過該書,更沒有練習其中的武術。實際上,對《九陰真經》的爭奪可以視為對武林秩序的確定和維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