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雅等人認為司馬倫 “執兵之要,性貪冒,可假以濟事。”他們找到趙王府中最寵信的親信孫秀進行遊說:“太子被廢,鹹人皆知是為賈后所害,現在國無儲君,危及社稷,朝中大臣們都憤憤然而不平,起事是早晚的事,而趙王卻與賈后親善,一旦大臣們群起功賈,難免惹禍上身,既如此,趙王何不先為自己謀劃在先?”
孫秀於當時局勢的影響,堪稱意義深遠,《晉書》中無此人的傳記,僅在《司馬倫傳》中評價其“狡黠小才,貪淫昧利”,短短几字,一個卑劣小人躍然紙上,可看出此人多麼為當時的主旋律所不容,不過深度挖掘此人的所作所為,卻可以看到一個毫無背景的人物,在當時講究門閥出身的時代,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意志和頭腦來影響了歷史,甚至改變歷史。
小吏出身的孫秀和趙王走到一起,是憑著自己在官場的歷練一路走過來的,《晉書》說他“以諂媚自達”,固然正確,但身在官場,不“諂媚”何以“自達”?所不同者,“諂媚”的程度而已。此刻司馬雅等人要先做通他的工作,再由他來說服趙王,可見此人在趙王心中的地位,而當時司馬氏家族各懷鬼胎,自相殘殺鬥得你死我活,平庸的趙王能屹立不動,左右逢源,安知不是孫秀的謀略,孫秀能在趙王心中穩坐第一親信幕僚的地位,絕非貪淫玩樂玩出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