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為了彰善癉惡,他“願酬明主惠,行矣豈徒然”(《初發道中贈司馬兼寄諸公》),勉勵群臣:“每勞蒼生念,不以黃屋尊。興化自群辟,擇賢守列藩……載聞勵臣節,持答明主思。”(奉和聖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以蒼生為念,愛撫百姓,為國盡忠,報答君恩。相比於姚崇的通達時變和宋璟的刑賞無私,他更是一個老成務實、勤於政事的宰相,為鞏固“開元盛世”以及防止唐朝由盛轉衰和暴政局面的出現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後世稱譽他的歷史功績、剛直氣節以及政治遠見為“曲江風度”,而今日廣東人的務實想必和他為政的作風不無關係。

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張九齡是謙謙君子,是風度翩翩的宰相詩人,他的人跟他的詩一樣,從容不迫,端的是一種盛世重臣的落落風度,堪成朝中一哥,贏得了“耿直溫雅,風儀甚整”的美譽,一如當年的謝安石為國人所仰慕,

“曲江風度”酷似春風雨露,吹散了朝堂之上奢華庸俗的霧霾,讓人耳目一新。更難得的是,張九齡還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當時滿朝文武上朝議事時手裡都拿一塊象牙做的笏板,如果記性不好,可以將其當筆記本,將想要講的事情事先寫在上面,不用時便往腰裡一別,一如鄉野村夫別菸袋,形象極為不雅。

追求完美的張九齡說什麼也做不到這一點,特立獨行的他讓人做了一個非常精緻的錦囊,專門用來放笏板,就象現在的手機袋,既美觀又實用。每每上朝時,他便讓隨從拿著錦囊,用時再取,就像現在的領導們出門由秘書拎著公文包一樣,落得個輕鬆自在,讓其它大臣羨慕不已,又不好意思步其後塵。更有趣的是,唐玄宗每每早朝時看到大臣們雁翅排開,獨有張九齡“風威秀整”,翩翩風采卓異於其他人,便忍不住一再對左右說:“朕每次見到張丞相,都感到精氣神為之一振。”張九齡不僅得到皇帝的賞識,還得到眾多官僚、文士的好評,朝中的嚴挺之、袁仁敬、梁升卿、盧怡等人都是他終生不渝的好友,這不僅僅是他功業文章冠蓋一代,更重要的是堅守正道、剛直不阿的人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