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枯禪態度冷淡,全在鄭涵的意料之中,不過他看起來不願多說,自己又能問出什麼呢?鄭涵靈機一動,丟擲一個“誘餌”,“李先生,普通人死後能化出舍利嗎?”
李枯禪精研佛經多年,聽了他的話,十分不屑,一邊畫,一邊淡淡地道:“舍利者,乃是有道高僧和居士歷經戒、定、慧修持,發大願力,圓寂後所化之物,初時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所化有四萬八千份,分至各處寺院供養。我年少時,在錫蘭婆羅寺有幸見到釋迦的指骨,通體晶瑩如玉,隱約有七色祥光。餘者歷代高僧居士的舍利,色相形態各異,至於普通人死後化有舍利,我倒未曾見過……”
“先生,”鄭涵不覺提高了音量,“我父親未曾修持,也不通佛法,亦不曾茹素,死後遺體中卻化有一異物,有山僧說狀如舍利,請大師鑑別!”
他的悲涼沉痛,到底引起了李枯禪的重視,停住了筆,“哦?是嗎?拿給我看看?”
鄭涵轉向李禕璠,鄭重地說道:“對不起了,兄弟!這件事關係到我父親……我不想更多的人知道。”
李禕璠知趣地道,“先生,我去倒杯水!”
他邊說邊向外走,轉身掀開湘簾,內心卻有些糾結:與鄭涵同窗三年,自以為情同手足,無話不談。卻從未聽他談起自己的父親,並且死因似乎還很蹊蹺。想不到一向性格強勢的鄭涵,也有這麼一段難向人言的傷心往事。只是為什麼會提到“舍利子”?他父親死後怎麼會有“舍利子”?這和李枯禪又有什麼關係?還有,他所說的“人命”是怎麼回事?……李禕璠的心裡充滿了疑問。除了掛念鄭涵,他更擔心的是李枯禪。李禕璠是個盡責盡職的人,對李枯禪除主僱之份外,更有一份超乎尋常的關心與牽掛。他自覺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盡全力保護李枯禪!不僅是他的學術環境,還有他的安全,乃至名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