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4-09-11 23:13:43

繼續討論:

權衡利弊之後,秦國最後決定鋌而走險,把孟嘗君強制扣留下來.這個做法可能引起的爆炸性後果秦國實際上心知肚明.孟嘗君是誰?他是強大的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在齊國之外,他也是國際名人,代表著齊國的外部形象.而且孟嘗君是作為和平友好的使者來到秦國和秦國結盟的.扣留孟嘗君,在齊國民眾看來, 這無疑是對整個齊國的嚴重挑釁,他們反應肯定是反秦情緒不斷高漲,甚至呼籲發動對秦戰爭;在其他國家看來,這也是對國際外交準則的徹底踐踏.國際輿論反應肯定是一致猛烈抨擊這個太過分,太沒有底線的做法.這樣的事都做的出來,從今以後,哪個國家還敢放心的和秦國交往?

既然秦國應該預料到了後續的結果和代價,那它為什麼還是要堅持冒這個險?因為它有僥倖心理,它知道齊湣王未必願意為孟嘗君報仇,孟嘗君永遠回不了國,齊湣王可能還心中暗喜.齊湣王會盡量想辦法拖延,把這件事大事化小.然後再小事化了.齊國是三國同盟的領袖,齊國沒有行動,三國同盟就沒有行動.另外,趙國的動作也給秦國壯了膽.如果事情的發展不符合秦國的預計,在齊湣王私心中的理由不方便公開說出口的情況下,他擋不住國內一邊倒的輿論壓力,最終被迫決定發動對秦戰爭.他也應該是三心二意的.齊湣王領導的三國同盟顯然不會有孟嘗君領導的三國同盟那麼齊心,攻打秦國的時候不會那麼盡力.這時,秦國依靠秦,趙,宋聯盟,還是可以和齊,韓,魏聯盟抗衡一二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