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沒錯沒錯。”張松海笑了起來,繼續說道,“中國人起名字也要有講究的。我大學同學,他們家孩子的名字叫頔,就是左邊是個理由的由,右邊是一頁書的頁的繁體字。這個字讀di(第二聲),我也是他女兒過雙滿月那天才知道。他認為自己這名字很好,可我覺得這名字太失敗了。你想想看,我估計所有的老師看到這個字都會頭大的,怎麼讀?如果是長時間接觸的老師,那可能會下去研究下,如果是就接觸一次或者不是老師而是什麼活動的組織者,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某個主角,因為誰都叫不出來!”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你看我們身邊這些成功人士,好像名字沒有一個怪里怪氣的。”楊文興十分同意張松海的說法,“人的名樹的影,不正的話影響終身呢。”
“除了字形,還有讀音的問題,有些名字的讀音十分清脆,比如王志,比如劉海兒,聽起來韻律實足,朗朗上口,還有些人起名字一點不考慮這個,讀起來十分拗口,比如上次王志給我一個應聘員工的簡歷,叫呂栩栩,這名字,先不說諧音很可愛,就是讀一遍,也恨不得一口氣喘不上來啊。”張松海一聊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十分健談,“我自己的研究,中國的一二三四聲,真的是有講究的。二四聲搭配是兩個字的名字裡最好聽的,比如劉備、黃蓋、荀彧、哈哈,還有王志!三個字要看你的姓是什麼,如果是陰平陽平的姓,那還方便一點,若是三聲四聲的姓,還是用陰平陽平結尾的好,不然讀起來不舒服。最忌諱的就是連著兩個三聲,那真的很不好聽。當然,我說的都是普通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