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乾隆帶著大批官員去了山西風流快活,北京城的氛圍立時輕鬆了許多,再加上劉統勳釋放了先前拘捕的那些嫌疑犯,刻意製造了一種朝廷不準備深究大字報事件的假象。這一招果然奏效,弘晳確實比先前更活躍了。他辦的大字報,基本上是三天出一期,臭完了雍正和乾隆,便開始在報紙上闡述他“虛君共和”的治國理念,號召大家制定憲法,組建議會,限制君權。此理論一丟擲,其轟動效應遠遠超過了前面的桃色新聞,最受啟發的,當數眾多的宗室子弟。

滿清入關之初,清朝的政治體制並不是“君主集權”制,而是使用努爾哈赤創立的“八王議政”制度,皇帝並不能一個人說了算。簡單說,就是滿洲八旗各出一個代表,組成八人議會,這個議會擁有否決權,可以否決皇帝的指令,甚至否決皇帝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同樣,皇帝也擁有否決權,也可以否決議會做出的決定。這樣,雙方互相鉗制,凡事都要商量著來。“虛君共和”理念,可以說是“八王議政”制度的一個升級版。

日期:2012-09-25 22:03:09

到了順治末年,“八王議政”就議不下去了,畢竟皇帝手握兵權,他不想再讓你議政,只需令一群刀斧手把議會一圍,大刀片架在議員的脖子上,讓議員們自己選是要腦袋還是要議政權?就這麼著,“八王議政”制度被廢除,清朝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模式。當時順治也沒做的太絕,八位議員放棄權力後,得以保留了世襲的“議政王”封爵,以及高額的俸祿,此即後世俗稱的“鐵帽子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