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於給賈誼碰了個軟釘子,但是賈誼小夥子人年輕,衝勁足,越挫越奮。
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賈誼換個角度再次向皇帝提出建議報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論積貯疏》。
在這份建議中,賈誼指出,天下太平的基礎,是糧倉充足,糧倉充足的條件,是以農為綱。至於手工業、商業,統統是旁枝末節,政府必須打壓其發展,強制工、商從業人員改行務農,於是,國家自然富裕,社會必定和諧。
史書說,劉恆看完報告後,大受啟發,深以為然,就在當年春天,劉恆親自下田耕作,作為重農榜樣。
這是個歷史性的事件,自此,皇帝親耕成為歷任皇帝每年的重要儀式,這項保留節目一直上演了二千多年。其所體現的,是賈誼率先提出的“重農抑商”的基本治國理念。
順便說一下,皇帝的“自留地”,面積為一畝三分,這是俗語:“一畝三分地”的由來。
建議既被採納,賈誼深受鼓舞,於次年(公元前177年)再次發表高見。
賈誼認為,帝國的侯爵各有封地,可是這些侯爵大爺們留念首都的繁華,不肯離去,既影響首都風氣,也不便於管理。
當時,絳侯周勃還在世,並且還在首都長安擔任帝國宰相,於是賈誼進一步建議周勃先做表率,辭去職務,回到封地。
這項建議立刻被劉恆採納,一道詔書,把周勃請下了崗,趕回了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