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他脫帽、跪下、磕頭,等到劉恆情緒逐漸恢復平靜後,緩緩道來:依照法律,這是偷盜罪的最高處罰標準了,現在有人偷了高祖廟的玉環就滅了族,如果有更瘋狂的小偷,偷到高祖的長陵,那麼皇帝說將如何從重處罰?

張釋之固然恐懼,但最終沒有退讓。

皇帝的情緒固然重要,但法律的尊嚴和司法的獨立性更需要維護!

劉恆看著張釋之,良久。

他承認張釋之有理,卻依舊沒有拍板同意。

這個板他也不敢拍。

老爹劉邦被盜,這事自己老孃薄太后已經知道,薄太后此時也在生氣,等待處理意見。

劉恆親自進入宮中,將張釋之的判決結果和意見彙報給母親。

薄太后是神奇老人,她代表正確路線,似乎從不犯錯。

稍後,劉恆出來,告訴張釋之他們孃兒倆商量的結果:“乃許廷尉當。”

尊重法律,不阿上意(守法不阿意),張釋之自此名聞天下,為人敬服!

話說回頭,想當初,劉邦造反,搞亡了秦帝國,奪取了政權,可稱大盜。小蝥賊偷了劉邦,如同孔夫子門前講論語,對同行前輩太不尊重,實在不長眼色。

唐朝人唐彥謙詩曾有《過長陵詩》一首:

耳聞明主提三尺,

眼見愚民盜一抔。

千古腐儒騎瘦馬,

灞陵斜日重回頭。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讀書人無用,唯有一聲長嘆!

扯遠了。

現在,周勃謀反案的卷宗擺在了張釋之的案頭。

張釋之當庭審問周勃,對老周的心理素質和口才,我們大家早有領教,在巨大的恐慌之下,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無法自辯(勃恐,不知置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