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這般掙扎了幾趟,能抖落的家底都快被我抖落光了。我一買進,這玩意就買不出去,我一賣出,市價就漲。我面對著古董市場上紛紛雜雜的貨品,每樣都懂一點,每樣都不懂,我什麼也不敢買,什麼也不敢賣了,常常是,翻著老師留下來的資料,半天也不知道看了什麼。行家的圈子我都吃盡悶拳無法招架,更何況想和他們爭取老師以前的那些大客戶呢?曾經的兩眼望天,現在的兩眼空洞。
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 我沒有對任何一個部類的任何一個門類精研過,我沒有親手買賣過任何一件東西,我對這個市場毫無實踐經驗。我自以為從小看到大,其實老師一撒手,我啥也不懂,啥也不是。
---------------------------
日期:2012-04-17 18:01:20
-----------------------
基本走到一個階段再回頭看看,過往的忙碌多數都是在瞎折騰。真正有價值的,極少。
如果我當時就守著老師的這些壓倉底貨不動不瞎折騰,就幹守著熬日子,到頭來,也真真比我瞎折騰強多了。古玩這玩意是個不可再生資源,市場有規律,也是個迴圈,只要東西好,別心急,看得準,守得住,拿著一件是一件,慢慢都是資本,長線的資本。可這是收藏者們的路子。做行家古董商的則不同,這生意之所以難做就在於此 —— 本來是個長線的,卻被當成了短線的做。一中斷買進,就無法維持這些渠道,而買進如不加控制,則又要承擔著太多的資金被消耗積壓的巨大風險,當真正遇到好東西時,往往又無能力留住貨了。僅僅是在這個交易中間過一手,有時能賺,有時會虧。而如果能賺點,則靠的是懂貨的程度和對這個圈子的熟悉程度,靠的是能調動多少資源。而核心還是要懂貨,對一件東西到底懂多少 —— 考古上的,工藝上的,古工藝美術史上的,流轉狀況方面,各個時期商業清洗修復手段,之前在哪個市場流傳,是否適合下一步的造作等等。。。。。諸如此類。至於市場評估價值判定,說懸也不懸 —— 所謂市場,總歸還是跟著品質來的。能做的只是爭取自己手上的東西是同類裡面品質足夠好等級足夠高的,而追什麼市場是永遠追不上的,至於炒作也不是本分生意人能參與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