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謝太后派出祈請使團的四天之後,忽必烈下發的《關於處置南宋投降君臣暫行辦法》就已到達了臨安,其內容有以下幾點:第一,自古降王必有朝覲之禮,具體哪些人需要赴大都朝覲,已經開列出詳細名單,其餘人等,只需各安其居,不必疑懼。第二,百官有司、諸王府邸、三學、寺監、秘省、史館以及禁衛諸司人員,要各安其守,原來犯有對抗王師的罪行,從即日起一併赦免,新一屆政府不得擅自問罪。第三,秘書省的圖書、太常寺的祭器和樂器、法服、樂工、滷薄、儀衛、宗正譜牒、天文地理圖冊、戶口版籍,統統整理造冊,送往大都;第四,前代聖賢之後,儒、醫、僧、道、卜噬,以及通曉天文地理者和隱匿在山林裡的名士,當地官員要積極舉薦,充作國家的儲備人才;第五,名山大川、寺觀廟宇、前代名人遺蹟,都是文化保護的重點物件,不得擅自拆毀;第六,民間原有積欠,全部予以免除,新一屆政府不得擅自追比,對於鰥寡孤獨等生活不能自理者,有關單位要善加撫卹。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忽必烈確實已把南宋舊境看成是自家地頭,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多為保護,並沒有蓄意破壞的成分,這相對於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公元1276年二月十二日,伯顏根據忽必烈的最新指示,在臨安成立了兩浙宣慰司,任命戶部尚書麥歸、秘書監焦友直為宣慰使。二月二十四日,忽必烈又做出了進一步的指示,命令伯顏擇日帶著南宋三宮返回大都,於是伯顏便開始著手部署北上事宜。三月十日,伯顏先行動身,兩日後,蒙軍將領阿塔海入宮向宋恭帝等人宣讀詔書,命令他們即刻啟程,這當然都在南宋方面的意料之中,當阿塔海唸到“免繫頸牽羊”一句時,全太后(宋度宗皇后)竟然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並對宋恭帝說道:“荷天子聖慈活汝,當望闕拜謝。”(1)當晚,蒙軍就將宋恭帝、全太后移出城外,並於次日與南宋宗室、外戚、大臣等數千人在蒙軍的押解之下一同踏上了北上的路途,只有謝太后因身體狀況欠佳請求免行,並被批准留在了臨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