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史》本紀第十三《衛紹王》
(4)《元史》本紀第一《太祖紀》
日期:2010-05-15 09:28:18
第三節 南下伐金
公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率領大軍登上克魯倫河畔的一座高山,按照蒙古人的風俗,向長生天祈禱,發誓要為那些死在金人之手的蒙古貴族報仇,並祈求天上的神仙、地上的人類、死去的鬼魂全來幫忙,然後誓師出征,從此踏上了南下伐金的漫漫征程。
金國建國之後,一直奉行著南攻北守的策略,這是因為金國興起前,也是一個原始落後的部族,發展經濟的手段非常單一,主要是以對外掠奪為主,在金國的南方,是富庶的宋朝,北方則是貧窮落後的蒙古諸部,所以就算不用腦袋去想,也能知道該去搶誰。到紹興議和時,金國已經當了很多年的暴發戶,對外作戰的積極性有所下降,但為了保住從漢人手中搶來的勝利果實,所以仍在南線上保持了相當強大的軍事壓力,同時為了防止北方的蒙古諸部從身後侵襲,金國就在東起嫩江、西至河套西曲之間的北部邊防線上,修築起一條長達數千裡的長城,也就是著名的金長城。
金長城的修建,前前後後耗時五十年,有北、中、南三條主幹線,全部由壕塹、牆體、馬面戍堡組成,其橫斷面寬達五十米,工程規格相當之高,工程質量也有保證,是一道抵禦蒙古入侵的堅強防線。不過東西再好,沒人用也不行,早在蒙古大軍出兵之前,金國北部邊將納哈買就向衛紹王報告稱蒙古國即將入侵,但衛紹王為人糊塗,不但不肯相信,還以“擅生邊隙”的罪名將他投入了天牢,又下旨不允許百姓扇搖邊事,連一項防禦措施也沒有去做,這樣就使金國北方空有一道長城,卻沒有人來防守,等到蒙古大軍真正出兵時,沒費吹灰之力,就輕易地突入了金國的防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