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大撤退。山海關以外的城池、堡壘一個不留,全部放棄,收兵回山海關內防禦。為了艱壁清野,把遼西的老百姓趕回了關內,放棄了孫承宗時開墾的良田幾千頃。老百姓離開自己的良田、農舍,帶著一點家當入關逃難,哭聲振野,場景就和電影《1942》裡的河南大逃荒差不多。
就這樣原本四百里的立體綜合防禦體系變成了山海關平面防禦。所有人對高第的大撤退都大掉眼鏡。也許在高第看來,這麼多兵力放到山海關以外四百里的地方,萬一又被各個擊破怎麼辦,還不如聚兵死守山海關。
這種以畏戰心理做出的決策當然沒有正確性可言。錦州、寧遠、山海關相互救援、鉗制入侵,怎麼會被輕易打敗,相反如果努爾哈赤用老一套打法,先往山海關派大量間諜再裡應外合,山海關絕無守住的可能。我們現在的人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大概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吧。
日期:2013-04-20 21:18:55
第四十一章 寧遠
就在關外大軍全體回撤山海關時,有一個人沒有走。還帶領著一支軍隊留了下來,這人就是袁大膽袁崇煥。(袁大膽這個外號是我給起的,我覺得還是很貼切的。)
袁崇煥是在熊廷弼退守關內時,就是孤身一人來到關外拒守的,說起來也是奉命行事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