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3-27 00:41:43
元恪是一位底氣不足的帝王,所以他比歷代先皇都更渴望加強手中的皇權。事實上,宣武帝一朝,北魏的皇權專制達到了頂峰,即便在道武帝、太武帝時期,皇權也往往為許多勢力所掣肘,比如道武帝時期,各部落酋長(大人)便是一股轄制皇權的重要勢力,而宣武帝一朝,幾乎沒有任何勢力對皇權造成轄制,這要歸功於元恪的一系列舉措。
名為舉措,其實質不過是一場加強皇權的政變。
孝文帝臨終前,曾為元恪安排了六位輔政大臣,六人分別為咸陽王元禧、任城王元澄、北海王元詳、廣陽王元嘉、鎮南將軍王肅和吏部尚書宋弁。前四位是德高望重的宗室,而且他們都曾大力支援孝文帝改革,另外兩位漢臣也非等閒之輩——王肅在太和十七年由南朝歸順北魏,其祖為東晉權臣王導,是琅琊王氏的後人,所謂“王與馬共天下”說得便是他的家族,王肅其人談吐高貴,極富風度;宋弁亦曾是孝文帝身邊的大紅人,李衝曾稱讚他“有輔佐帝王之才”,他初入宮時年紀尚小,孝文帝在朝會間隙向群臣詢問治國之道,宋弁對答如流,且聲音洪亮,進退有禮,孝文帝對他大加讚賞,遂加重用。
安排這六人,似乎表明了孝文帝的用意:既要穩固皇統,又要保護漢化成果。可謂用心良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