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其二,魯肅的亂世縱橫捭闔:歷史上的魯肅對時勢有著準確的分析和判斷,並且他會迅速採取行動以達成目的。曹操統一北方,攻佔荊州,準備順江而下,一舉攻破東吳,危急關頭,魯肅向孫權提出了聯劉抗曹的策略。在當時曹強,孫劉兩家較弱的形勢下,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危。事實證明這一策略為孫權集團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是極為明智的。
至於之後的“借荊州”之說,當時很多人並不認可這一策略,他們認為劉備借荊州必定不會歸還,這樣做會嚴重損害孫權集團的利益。大家都能看出劉備借荊州將只借不還,魯肅也同樣知曉,他更看出了:雖然曹操敗走赤壁,但其力量仍十分強大,隨時有南下的可能,且劉備與曹操有舊交,若劉備被逼急了,與曹操聯合一同攻打東吳,那東吳就危險了。暫時捨棄一個江陵郡(當時劉備借荊州實際上借的只是荊州治城江陵),卻為東吳爭取到一個強援,孰優孰劣一眼可辨。
為此,魯肅一邊擋住孫權,周瑜因怒起兵的念頭,一邊跑到荊州,與劉備達成了暫借荊州,共抗曹操的君子協議,避免了孫劉軍事聯盟的破裂。
其三,魯肅的三寸不爛之舌:劉備平定益州後,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從,後孫劉兩家形成對峙之勢。魯肅為了顧全大局,於是邀請關羽相會,提出各自將兵馬布置在百步之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