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軍來了,他說役夫們偷懶,挨個用皮鞭抽打,每天都要殺死一批人。姜源見死的人不斷朝山下抬,就跑到山上擋住了。他提出一個驚人之舉,建議陵墓塔用紅磚砌護,並說他會燒製紅磚。監軍大喜,他說如用紅磚建造,顏色鮮于黃土,且堅固防風蝕。建成後形如八角菱花,又似寶塔撐天,森然奪目,豈不美哉!監軍立馬撥出一大批人馬,封姜源為小監,命他帶人下山燒製紅磚。
姜源帶著眾苦役回到了海子湖畔。
海子湖畔人頭攢動,喝聲連天。僅泥工、坯工、伙伕、窯夫、水夫、駝夫就幾百人。山上部落裡的貧民幾乎都下了山,在海子湖畔安營紮寨。這是牧區又一次大東移。
住在上下莊子及海子湖周圍的有四個部落,以曹氏為主的氏族,因常常鬧鬼,人稱鬼悉村。以蘇氏為主的部落,一部分是打蒙古軍時捉的胡虜和家屬,入西夏部落為奴,這裡經常有狼患,人稱狼唆村。以黃氏為主的部落多是遷徙、逃來的,他們走到哪裡就把祖宗的白骨馱到哪裡,一條條一塊塊擺在住地周圍的山岡沙丘上,用來逼沙祛邪,保佑安康,人稱白骨岡。以南氏為主的部落大部分是從南面遷來的屯軍家屬,人稱蠻子窩。各部落圖騰不同,崇拜各異,他們待人熱情好客,處事俠義豪爽。
日期:2015-01-03 12:50:03
四聚點居民小家住一帳,小族住數帳,大族住十數帳,氈房、帳篷、木屋、土屋、山峁窩到處可見。還有用蘆簾搭頂遮簷半邊斜的房子,用紅柳條編的魚脊樑房子。穿戴長短肥瘦不一,色樣五花八門,南蠻北狄,西戎東夷,南腔北調。西夏國新任寧州知事是從河東來的漢官,他有一首歌,單唱當時的情景:“西渡黃河滿面沙,只聞人語是西夏。四時不改三冬服,五月常飛六角花。氈冠紅裹羌女飾,獸皮做衣氈人家。胡笳聽慣無淒涼,羌笛花兒漫坡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