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09 22:24:04
秦國尋找到的是什麼辦法呢?上一年,也就是前299年,趙國派遣大批使者到許多國家積極活動,試圖組建一個反齊聯盟,它把動靜鬧得很大,這件事也被秦國注意到了。所以,秦國的辦法是,它主動派人去對趙國說,秦國對趙國倡議的這個聯盟很感興趣,願意加入, 而且它的姿態還擺的很低,很謙卑,它表示聯盟成立以後,秦國將誠心誠意的尊奉趙國為這個聯盟的領導國家。
這麼多年來,在秦國實施借勢策略期間,我們總感覺它的行為非常詭異,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當它開始超出借勢策略的範圍想辦法,我們終於感覺它的行為模式變得“正常”起來。一個國家面臨著一對三的局勢,寡不敵眾的時候,它應該怎麼辦呢?當然是去拉攏其他國家,組成聯盟和敵人對抗。緊接著一個疑問又產生了,趙國和秦國過去的關係即使不說是緊張,那也絕對是很冷淡的,秦國很可能是在對楚國的攻勢結束後,它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續效果,發現效果不好,到了這個時刻秦國才開始去交好趙國,而這時戰爭已經開打相當長時間了,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秦國還來得及嗎?
日期:2016-06-09 22:27:55
答案是,來得及,秦國一下子改變了它的對外政策大方向,各國都覺得這件事很突兀,但是趙武靈王看到,趙國的國際地位將會因為秦國加入這個聯盟而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他決定同意秦國的請求,前298年,趙武靈王威風凜凜的以盟主身份公開宣佈,樓緩去秦國做丞相,仇赫去宋國做丞相,一個和齊,韓, 魏聯盟對峙的趙,秦,宋三國聯盟正式成立了。秦國臨時抱佛腳,卻依然來得及的原因,我前面提到過,函谷關之戰持續時間特別長,根據史書的記載是三年,根據我比較保險的估計是超過兩年半。我們對比一下,戰國時代各國發動的合縱攻秦戰爭一共有五次,第一次發生在前318年,由公孫衍指揮;第二次發生在前298-296年,由孟嘗君指揮;第三次發生在前287年,由蘇秦指揮;第四次發生在前247年,由信陵君指揮;第五次發生在前241年,由趙將龐諼指揮。除了孟嘗君指揮的第二次合縱攻秦戰爭用時長達兩年半到三年之外,其他四次都是當年開始,當年結束,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為什麼孟嘗君攻打一個函谷關會顯得這麼不慌不忙,慢悠悠的,給了秦國另外拉攏盟友的機會,而不是抓緊時間,快速行動,幾下子就把函谷關給拿下來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