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聽督師大人如此說,黃得功臉色逐漸和緩了,但終因損失這麼多弟兄和馬匹而心存芥蒂。

於是史可法再次派萬元吉前往高傑軍營調解,對高傑說:“靖南侯已經聽從督師大人的勸告,高將軍難道因為愛惜幾百匹馬就要危害國家大事嗎?”

高傑自知理虧,無言以對,只好挑選出一百匹戰馬賠償黃得功,可送來的戰馬大多羸弱不堪,來到儀真大營不久,有的就病倒了。史可法無奈,只得自己拿出三千兩銀子代替高傑補償黃得功,並命令高傑拿出一千兩銀子為黃老夫人送葬,這場糾紛才算了結,可因為內訌造成的裂痕卻是永遠難以彌合了。

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史可法督師揚州的本意,是穩固江北,然後統領四鎮之兵“討賊西行”,收復失地,可實際上他根本指揮不動江北這四大牛人,他的主要精力都耗費在了息風滅火、調解矛盾、排除糾紛上,活脫脫成了一個救火隊員。

本來,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後,重文輕武、以文治武的行政格局已經形成,皇帝和朝廷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出任統帥者如督師、總督均為文臣,武將即使貴為總兵,官居一品,封伯封侯,也必須接受督師、總督的調遣和節制,謁見時都要大禮參拜,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二百多年。

也許由於受到壓抑的時間太久了,崇禎末年,武將擁兵自重的現象已露端倪,但除個別將領如左良玉外,武將們還沒有人敢於公然違抗朝廷所派重臣調遣和節制的,可如今,高傑、黃得功、劉澤清等人自恃定策之功,驕橫傲慢,蔑視文臣,侵害百姓,並且相互爭鬥,勢如水火,而督師大人史可法“既不能以德感化,又不能以法節制”,只能苦苦解勸和懇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