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龍山文化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兼有狩獵、漁業和家畜飼養等。這個時期食物來源已經比較穩定,傳統的狩獵、漁業、採集等生產在經濟生產中的比重已經明顯下降,而耕作業和家畜飼養的比重則大幅提升。比較特別的是龍山文化的陶器。龍山文化的陶器以黑陶為主,前文已經提到過,黑陶的出現是製陶技術進步的標誌之一,龍山文化的黑陶可能與大汶口文化有關,到了後期還出現了紅陶。黑陶和紅陶的燒製溫度都需約1000攝氏度,這表明龍山文化的燒窯技術已經比前代大為進步。龍山文化的陶器普遍使用陶輪手工製作,使得陶器生產效率大大提升,而製作工藝也經長期積累而提高,高超的製作工藝配上先進的燒窯技術,使得龍山文化成為我國製陶的鼎盛時期。

這一時期墓葬隨葬品的多少已經有了極大的差距。這差距不止體現在同性之中,在同等經濟水平的兩性之中也相當明顯。這些說明不但貧富差距已經很大,而且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也已經很普遍。從後世夏朝有殉葬的習俗,商人殉葬更是達到了頂峰來看,龍山文化時期可能已經出現了殉葬習俗。殉葬的人口除了部分是本族人之外,可能大部分來自於其他部落,從其他部落掠奪人口充當奴隸的現象應該已經出現。

龍山文化挖掘出很多著名的遺址,這些遺址都是龍山文化繁榮一時的見證。如堯王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都城(中心地區),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都城,比兩河流域同時期的王國的都城都要大。這個遺址的發現,也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既然我們當時已經有了如此巨大的王城,這是否是我國朝代可以上溯到夏之前的有力證據呢?這有待日後進一步研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