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中國曾經是一個缺金少銀的國家,一直使用銅鑄造貨幣,所以古人一張嘴就幾萬金的,其實是銅,為什麼要談這一點,因為真正在古代不停給中國提供金銀的國家反倒是日本人,日本是一個產金銀的國家。
可是一個產金銀的國家為何貨幣中大量流通著中國的銅錢呢?這就與貨幣的地位有關係,日本戰國時代風雲人物織田信長的旗幟除了織田木瓜紋以外還有就是“永樂通寶”。明朝時期亞洲的貿易權就被閉關鎖國的明朝控制,這是否是一種諷刺呢?
所以與英國人相同的是,當時的西班牙也急需一種貿易產品與中國的商品進行互換來平衡利益,在這個時候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美洲獲得了意外收穫,逐漸發現了巨量的銀礦。這些銀礦被加工成為“銀製品”。然後漂洋過海進入了中國。
透過將“銀製品”運到中國換取貿易品,最初西班牙攫取了大量的利益,那麼為什麼把人們常認為的“銀子”形容為“銀製品”呢?因為這就要看到貨幣的實質。
“貨幣”是什麼?貨幣是一種所有人都認可的“物”,由對這個“物”的認可度和其具有的“標準價值”形成了流通的“憑據”,貨幣的關鍵並不在其本身,而在其可兌換的“標準價值”之上。
為什麼要將“銀子”稱為“銀製品”,打個比方西班牙從美洲運來的銀子和從歐洲運來的銀子價值完全不同,雖然同樣為“銀”這種金屬,但是西班牙從歐洲運來的銀子具有“銀子”的價值,在其背後是可兌換的一種共同認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