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宗教透過與信徒形成的最重要的契約就是約定人死了以後將去去哪的問題,而日本的神道教如果更加深入的看,會發現“契約之地”是受後人祭拜的場所。所以前人如果為天皇而努力,得到的最終結果是受後人的祭拜。

這就是關乎到後世最大爭議的“靖國神社”出現的雛形。

日期:2016-01-13 18:44:20

11,一王與萬民(2)

透過將天皇不斷的“宗教化”後將會最終使得天皇重奪權利,這是吉田松陰的願望,從現實的改革角度看來,這是著眼當下的解決之道,由於幕府將天皇視為國家的統治者而自己是攝政者,這一點正是幕府系統可以長期存在數個不同幕府的關鍵。

透過嚴密的宗法系統和門閥關係與經濟制度的控制之下,日本民眾既無反抗的能力,也無反抗的方式,所以具有一定資產的藩士成為了先驅。但是問題就在此,恢復天皇的權利使得天皇成為統治者,這一點出現了偏差。

日本的“宗教化”與歐洲的“宗教化”和中東的“宗教化”實質上並不相同,歐洲的“宗教化”是君士坦丁高舉基督教大旗以後成功的與政治進行結合,基督教之前從創教開始就一直受到打壓,基督教(雖然之後分為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但是為了簡化關係統稱為基督教)是構建了王權與貴族和民眾之間的關係。王並非神是關鍵,歐洲的君王們透過宗教完成了與其他族權建立契約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