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2-29 19:01:01
274,萬曆之戰(23)
一開始石星是強烈建議出兵的主戰派,他使用的沈惟敬也確實有些手段,把緩兵之計玩得是風生水起,但是為什麼之後石星又變成了主和派呢?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真正知道明朝戰爭實情的是石星,所以石星明白一點,那就是打不下去了。這個打不下去指的是在日軍撤兵釜山到日軍進攻晉州城的這個時段之內,由於備戰倉促,導致明軍所需要的軍事物資不能快速運抵,朝鮮境內又非常疲弱無法持續供應物資,這造成了在這個時段石星確實需要和談。
但是這裡就有了另一個大問題,日本人稱呼這場戰爭為文祿�9�9慶長之役,也就是說這其實是兩次大規模交戰所組成的一次戰役。第一次大戰役文祿之戰是爆發在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二次大戰役是慶長從1597年2月—1598年12月結束。
所以雖然說是從1592年到1598年結束,真正交手的時間其實只要大約兩年左右,這之中的其它年裡明朝都在幹嘛呢?李如松1593年元月初進軍朝鮮,也就是1月進軍,到7月明朝廷要求李如松撤軍,只留下了劉綎和吳惟忠,之後連吳惟忠都撤走了,只留下了劉綎。
那麼從1593年的7月開始算的話,到1597年2月爆發第二次戰爭,總共約有3-4年的時間。這裡就有疑問了,為什麼明軍不進攻了呢?從1月進軍到7月撤軍總共經歷半年時間,如果說前方戰事很緊張,糧草供應不上去也可以理解,畢竟日軍處於一個大的潰退狀態,而李如松的進軍速度也很快。但是從1593年7月不到明軍就已經基本上停下來進攻的勢頭,3-4年的時間,難道湊不出來軍隊所需要的軍需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