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2-08 19:24:09
250,日朝之戰(13)
曾經有一段相聲中的一個包袱是這樣的,一個戲迷在戲院門口吃小吃,別人問他說戲都開演了怎麼還不進去?戲迷說:“不著急。”他就等那主角那一嗓子,等吃得差不多了扔下碗筷趕緊衝進戲院裡,就等那個名角出來唱了以後,喊了一句好,然後轉身就走了。別的戲迷又不理解了,說你為什麼又走了?戲迷回答:“不都唱完了麼?”於是就走了。
雖為笑料包袱的趣談,但是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很多人其實只是看到了場中那名角名旦的表演,卻極容易忽視其他人的作用。然而戲劇、小說只看主角,問題不大,可看歷史就大有不同了。比如水淹高松以後安然撤退的豐臣秀吉,如果只是認為豐臣秀吉把毛利家耍弄了,就沒有看見到小早川隆景的謀略和放走豐臣秀吉以後所能獲得的利益。
利益才是使得小早川隆景放走豐臣秀吉的原因,但是不管是文學還是野史都將豐臣秀吉一再地吹噓包裝,幾百年以後人們就會認為豐臣秀吉是深不可測的人物。然而真正使得他成功的關鍵在於對利益的運用,以及別人為了自己利益所做的選擇。
並不是只有勝利才能獲得利益,失敗一樣可以創造利益,那麼是選擇勝利還是失敗就要看哪一個選擇對自己更加有好處了。所以有時候主角既可以是臺上弄出翻雨覆雨手法的人物頭面,有時候又可以是不願出風頭的隱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