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2-01 19:04:25
243,日朝之戰(6)
元均跑到李舜臣那裡的時候,已經是幾乎兩手空空。但是戰爭即是如此——弱小的不一定會失敗,而強大的亦不一定會勝利。當時的李舜臣憑什麼可以總是打敗日本水軍呢?其實並不是只依靠所謂的龜船。
並且龜船也不是李舜臣發明的。朝鮮和明朝海軍早就使用類似的船隻防禦倭寇,隨著日久昇平,這樣的船隻也逐漸棄之不用了。但是對李舜臣來說已經敏銳地預見到這場戰爭必然爆發,所以事先透過改造和強化,建造了一些龜船投入戰爭。
龜船更像一種衝鋒艦,它配備船槳和火炮,並能夠在兩船靠近的時候仍然保持一定速度地移動,而真正使得龜船名聲鵲起的關鍵在於朝軍的戰術。朝鮮海軍與日本海軍的戰術不太相同,日本海軍採取的是兩船靠近後,搭上繩索進行白刃戰;朝軍所採用的是在中遠距離依靠火炮和火箭把對方船隻引燃的戰術。
龜船也不是鐵甲艦,只能算是附甲艦——在頂部安裝一些鐵板,在鐵板上裝上防止對方登艦的倒刺或者鐵釘。龜船最大的作用就是衝進對方的陣線中到處襲擾,依靠划槳可以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轉變方向,並且可以防止對方登艦。這些裝備使得它看起來非常強大。
但真正強大的是朝鮮的戰術,以及朝日之間的主力艦差距。日軍大量使用安宅船,朝軍則使用板屋船,雖然看起來安宅船更加地威武,可是實際上真正擁有領先技術的是朝軍——板屋船的船底寬大,壓浪效能更好,更加平穩,使得它搭載的火炮或者武器精度更高。再加上加裝了撞角,使得板屋船即便與安宅船對撞,也往往是對手吃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