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家族所產生的體系使得他們建立與貴族和平民的系統關係,天皇是現實存在的,雖然經過了很多紛爭之後暫時已經失去了實際的權利,但是還是有一個實體,而佛教就不同了。由於沒有實體使得信徒們可以包容平民、大名、貴族。
尤其是“輪迴論”的觀點使得很多平民獲得了一個夢想般的改變自己命運的途徑,所以神道教更像是解釋日本階級關係的一種宗法倫理關係,而佛教的階級關係是輪迴轉換的一種途徑。今生所處的階級只是前世的緣或劫,也只是來世的緣和劫。
這樣大名如果承認佛教的地位就為信眾提供了一種改變命運的“輪迴”途徑,使得宗教更有效的使得大名和貴族、平民之間產生了契約關係。
看明白了這一點再看本願寺顯如的話就可以看得清晰的多,對本願寺顯如來說自己所控制的石山本願寺已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勢力,戰爭為他送來了大量的資本和士兵,之所以之前不參與到現世之中的爭奪,是因為“不需要”。
“不需要”三個字是看透綠洲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對綠洲法來說只要佔領了貿易或者優質的封地,所產生的大量資本足以平復因封地不夠大所帶來的問題,簡單說的話就是悶聲發大財。而之後進行的戰爭多是維持現有地位的一種手段。
對之前的石山本願寺來說西邊的強者毛利元就已經表示不再擴張,所以西邊實際上是沒有真正威脅的,北面的朝倉家也已經滿足於對琵琶湖的控制,雖然朝倉家一直一向宗產生爭執,但是這種爭執是對於區域性控制的爭奪和相互地位的維持手段。並不真正威脅一向宗的生存,剩下的一些中下大名也並不會來找他們麻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