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6-12-19 11:03:50
睥睨北國——雄主漸生窺江意(十)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鄧羌討官”事件,究竟王猛在其中扮演著怎樣一種角色,先來看兩種說法:
鄧羌循私求情,擾亂軍法;欲攻主帥,目無上級;臨戰求位,等於要挾國君。三者有其一,便該砍頭,何況王猛一向以執法如山聞名於世!但是,王猛全都吞了下去。他容忍了鄧羌之短,因而調動了鄧羌之長,結果大獲全勝,就好像馴服猛虎、駕馭烈馬一般。在那種生死存亡一髮千鈞的緊要關頭,如按常規辦事,拘執一端,錯走半步也會全盤皆輸。王猛在處理鄧羌問題上表現出來的過人度量、通權達變和善於馭下等方面的高水平,實在使人驚歎不已!北魏史學家崔鴻曾對此讚不絕口。
一貫雷厲風行的王猛沒有秋後算賬,治罪鄧羌。第一是因為鄧羌是個軍事奇才,沒有鄧羌王猛根本不可能以少勝多打贏這場硬仗。在法令和軍事需要的平衡點上,當時以軍事為重,到處征戰的情況下,王猛不可能殺鄧羌。第二是鄧羌無私。鄧羌發動兵變是為了自己的一個部將,這一點有私心;但他臨陣求官,則是為了打擊豪強。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王猛初到秦國上任時,既無威信,又無親信。他能夠堅決而有效地推行法令,除了苻堅的支援外,更重要的是御史中丞鄧羌的全力合作。鄧羌是隨苻健一齊打天下的名將,有威有勢有人有權。可以說沒有鄧羌的幫助,就沒有王猛的今天。而鄧羌之所以傾力幫助王猛,並非他與王猛的關係處得有多好。而是他疾惡如仇,好打擊豪強。他當司隸校尉,不是貪富貴,而是真想幹點事兒。王猛理解他,所以不怪罪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