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27 20:24:26
南唐35
儘管已經真正執掌南吳的朝政,但徐知誥在南吳的根基地位並不是穩如盤石,南吳的那幫功勳元老們,並非全部真心聽命于徐知誥,徐知誥要做的事還很多。
太和二年(公元930年)八月,南吳海州指揮使王傳拯起兵叛亂,投靠中原後唐王朝。
王傳拯,南吳鎮東大將軍王綰之子,原本是海州將領,素有威名,深得人心,在海州刺史陳宣調離後,徐知誥打算任命王傳拯為海州刺史。
原本這是已經內定的事,但徐知誥不知處於什麼原因,又反悔了,把陳宣調回到海州,而把王傳拯調到江都。
王傳拯聞聽大怒,以為是陳宣從中作梗,乾脆直接殺死陳宣,率五千部下大肆攻略城池,向後唐投降。
在離開海州後,王傳拯派遣使者來到光州,準備勸說光州刺史王興一同叛亂,結果被王興直接拒絕,連使者也被扣壓。
王興,南吳元老級武將,王綰之弟,王傳拯的叔父。
雖然王綰已經去世,但王氏家族在南吳的地位和權勢一直居高不下。
原本這是徐知誥打壓、打擊王氏家族的絕佳良機,然而,徐知誥卻沒有采取血腥的殺戮手段。
日期:2020-04-27 20:26:39
南唐36
如果換了徐溫在世,估計非得把整個王氏家族搞個半死。
徐知誥並不痛恨王傳拯的叛亂,他開始搞自我反省:這是我個人的過錯,不怪王傳拯,不應該遷怒於別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