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5-12-29 21:49:24
心甘情願也好,被逼無奈也罷,狄仁傑終究在那份“請願書”上鄭重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廢唐立周,萬物惟新,而狄仁傑依然是區區洛州司馬。武則天似乎已經忘了這個人,直到登基次年發生的“王慶之事件”,才讓狄仁傑又有了出頭之日。
王慶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京官,在神都洛陽這浩瀚的“宦海”裡,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他還是憑藉自己的驚世之舉出名了。
武則天登基整整一年之後,王慶之在鳳閣舍人張嘉福的授意之下,向武則天上了一封“請願書”。王慶之在這封“請願書”中表示,既然如今已是武周天下,皇太子李旦也賜了武姓,但終究是前朝血脈,不合常理,應立武承嗣為皇太子!
武則天覺得王慶之所言不無道理,但為了穩妥起見,只是讓幾位宰輔商議之後再作定奪。當時在宰相班子供職的總共四個人:武承嗣 、岑長倩 、格輔元 和歐陽通 (代理)。
武承嗣是“請願”的直接受益者,而且種種跡象表明,張嘉福是受武承嗣所使,找了一個微不足道的王慶之“請願”,從而投石問路的。如今聖上交宰輔們商議,武承嗣再怎麼無恥,也得顧及顏面和輿論,只好避嫌。
剩下的幾個人,意見高度一致,就倆字兒:“不宜!”
最先表態的是岑長倩,他果斷上疏,認為皇嗣李旦現居東宮,以社稷的長遠計,不宜興廢立之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