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典吏被扇得眼冒金星,半響才緩過勁來。聽縣丞說自己抓的小孩竟然是縣令的兒子,慌忙轉身又作揖又鞠躬,向狄仁傑賠不是。狄仁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頭也不回,便邁步揚長而去。
日期:2015-10-14 20:46:13
這個典吏雖未如狄仁傑所說,有杖責之憂,卻重重地捱了縣丞的一個耳光,在眾人面前好不羞愧。典吏越想越咽不下這口氣,總尋思著找點機會,給狄知遜一點顏色看看。
一個小小的典吏,如何能與七品縣令抗衡?這還得從官、吏的“雙軌制”說起。
科考時代,官與吏之間界限分明,彼此關係也十分微妙。
“官”主要透過科舉產生,“進士科”也好,“明經科”也罷,一旦金榜題名,就能穿上這身官袍,當然也有一些世襲和舉薦的名額。全國各地的官員皆有品級,由朝廷統一任命,而且一般不在家鄉任職,也有一定的任期。任期屆滿會進行考核,優異的升遷,中等的平調,低劣的降級以至罷黜。這種官員任免的模式,稱為“流官制”。
“吏”則屬於各級衙門的臨時聘用人員,由於未經過科考,品級肯定是沒有的,一般就在家鄉任職,沒有“任期”一說,只要與歷任官員無甚牴牾,幹到死都行,被稱為“土吏”。吏的來源,既有科舉落榜的窮酸秀才,也有混跡鄉里的平庸之輩,以後者居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