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是一個成熟和大發展的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由稚樸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也是銅鏡的鑄造中心,由北開始向南遷移的重要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銅鏡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全面發展。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造的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
而到了秦漢,出土的銅鏡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
至於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
到了宋金元的時候,銅鏡的製作工藝就沒有什麼大的突破了,大多都是延續了漢唐的風格,只是多出了一些歷史故事銅鏡等等。
近些年來,收藏銅鏡的人也是在不斷的增加,價格更是逐年上升,一個品相不錯的漢唐銅鏡,拍出百萬的天價都屬正常,而一些有傳承的鏡子,更是在千萬以上。
如果誰能將那兩半破鏡重圓故事裡的銅鏡找到,恐怕單是以那故事背景,其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按照銅鏡的發展史,韓衝幾乎可以斷定,這塊銅鏡絕對應該是隋唐時代的,原因很簡單,佛教就是從漢末五代之後傳入到的中國,並且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發展。
能將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如此費勁心機的用銅鏡研磨紋路表現出來,恐怕除了佛教盛行的隋唐時期,再也不會有人花費這麼大的功夫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