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黃帝部落的到來,即仰韶—紅山文化區勢力的參戰,改變了仰韶—大汶口文化區勢力和良渚文化入侵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並且最終擊敗了良渚文化,良渚文化開始從擴張進攻階段轉入收縮防禦階段。
筆者此觀點的依據,在此因篇幅所限,所以不會作過於詳細的論證,僅作簡單的說明。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龍山文化之前的文化,而三者之間相似的地方非常多,良渚文化更一度被誤認為是屬於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概衰亡於龍山文化起始之時,良渚文化起於大汶口文化中期,鼎盛於大汶口文化末期,衰敗於龍山文化初期,而龍山文化起始時間則大致與五帝開始時間吻合,這是筆者此觀點的時間依據。據現代基因技術檢測提供的資料,現代漢族人的基因與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先民的基因相似度極高,這是筆者此觀點的生物依據。五帝時期中國開始進一步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演進,出現了官吏,中央(帝王部落)和地方(從屬部落)之間的明確臣屬關係和監察體系開始建立,這是筆者此觀點的政治依據。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有著較多的傳承關係,並且與西北的齊家文化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而齊家文化又是馬家窯文化後又一個西北主要文化,這是筆者此觀點的文化依據。
在戰爭中,雙方使用妖術或仙術,其實都是說明自然力的作用。對此主要有兩種解讀,其一,是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力產生了一種神靈崇拜;其二,是我國先民很早以前就已經瞭解自然力對戰爭勝負的重要影響,並已經有了利用自然力來達到軍事鬥爭勝利的意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