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10-28 10:47:41

李繼遷連陷兩鎮,率軍直逼靈州。李繼遷此舉是為自己擴張,但遼也是間接獲益者。李繼遷的的軍事行動或許是出自遼國的授意,而在事實上起到了分散宋人注意力的作用,宋王朝陷入了兩面受敵的窘境。眼見得契丹陳軍境上意圖南侵,宋廷也不得不從河北前線的五位前鋒鈐轄之一的張凝調往西線,擔任邠、寧、環、慶諸州副都部署對付西夏軍。

為了利用李繼遷製造的有利形勢,遼聖宗九月二十三日趕到了南京。十月一日正式誓師南侵。十月四日,遼軍“次鹽溝”。

鹽溝在今北京市西南,遼軍在這裡吹響了南下的集結號。遼軍這次行軍路線,仍是沿著統和六年南侵的老路,意圖摧毀宋軍太行山東麓的防線。有所區別的是,這次南侵的兵力更加集中而已。遼軍選擇從這條路線攻宋,可以避開沼澤泥濘,利用騎兵運動,據《宋史》卷九五《河渠志》載“自邊吳澱西望長城口,尚百餘里,皆山阜高仰,水不能至,契丹騎馳突,得此路足矣。”契丹鐵騎從順安、安肅、保、定州界,自邊吳澱望趙曠川、長城口,這一條東西不足一百五十里的路是契丹人出入塞的要津。(注:端拱二年,宋在丟失易州之後,在河北的防線幾乎成了一條東西走向的直線)

這裡所說的長城口不是秦蒙恬所築長城,而是戰國時期燕趙分界處。長城口在遂城縣境內,縣治東北,是遂城縣的外圍防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