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按北宋軍制,弓弩手在軍中所佔比例至少有五成。可是到了徽宗末年軍政大壞,士卒驕惰、士兵多年“不復教閱”,不知有戰陣守禦之事,軍中即便有軍事訓練也是流於形式,起不到應有的效果。軍中缺額嚴重,宋廷不得不大量招募民兵彌補兵源的不足。這些臨時招募來的民兵易合易散,遇到金兵往往是望風奔潰,“不敢向賊發一矢”。神臂弓本來是有效抵禦金軍鐵騎的制勝武器,“然軍兵中能射者亦少”,因此利器並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用。

金兵的戰術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只是將日常狩獵中的經驗靈活運用於戰鬥而已。“凡敵遇我師,必布圍圓陣當鋒,次張兩翼左右夾攻。故謂之三生陣。”一般的講,為了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戰術效果,金兵會使用輕甲騎兵對敵方發起突然衝鋒。輕甲騎兵不顧一切的衝鋒,可以擊潰軍心不穩、立足不定的步兵,但在精幹、訓練有素的弓弩兵面前就會敗下陣來。

銀術可率領的金兵沒有料到宋軍會迅速組織起防禦,被一頓亂箭射的死傷慘重,丟下無數屍體狼狽逃竄。戰後打掃戰場,种師中正要獎賞立功的將士,這才發現“輜重未至”。軍兵失望之餘,“皆憤怒,相與散去”。

如此一來,种師中所部戰鬥力又大打折扣。

五月九日,休整後的金兵捲土重來,“悉兵來攻”右軍。

吃了啞巴虧的金兵這次改變了戰術,派出了足以抵禦宋軍強弩的輕重甲騎兵混編隊伍,“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持弓矢。”金軍的重甲騎兵“皆重鎧全裝”,“被兩層鐵兜鍪,周匝皆綴長簷,其下乃有氈枕”。金後的重甲究竟有多重,參照宋制可知:宋輕甲為“三十七斤十兩”,重者“五十八斤一兩”,金兵的重甲分量應該超過宋廷。金兵披了兩層兜鍪還可以來回衝殺,戰鬥力實在是彪悍之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