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良大聲驚呼:“臥槽,這尼瑪也太神奇了。這隻鳥又是一個什麼鬼?”原來,是次日清晨楊正華把另一隻金絲雀從井裡提出後,金絲雀依舊在鳥籠活潑亂跳。楊正華搖頭,無奈笑:“這隻鳥不是一個什麼鬼,這說明了水下建築物裡面的有害氣體已經排除了。”牡丹兒樂了:“意思就是說,咱們可以下去了?”楊正華微笑點頭…由蘇爾坦率領南蠻大軍在外面負責守護,其餘人等陸續下井,最後一個抓著繩索滑下來的是何焚天。何焚天腳還沒站穩,就提著鳥籠大聲喊:“扯球淡,你們怎麼不把金絲雀給帶下來?幸好我下井的時候發現籠子還在甲板上,否則我們都要吃不了兜著走。”張定良一臉不爽:“放你孃的糊狗屁,楊大叔剛才在下井前,不是已經用它檢驗過了嗎?”楊正華止住了張定良的埋怨,他說何焚天說的是對的。一般情況下,從事地下作業的人員,對空氣十分重視,因為它直接關乎到咱們的生死存亡。因此,除去採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外,經驗豐富點的“老司機”,都會提著一個裝有金絲雀的鳥籠一起帶下來,走到哪帶到哪。因為金絲雀對毒氣特別敏感,只要有非常淡薄的毒氣產生時,它都能夠感覺到,由此失去知覺而昏倒。地下工作者察覺到這種情景後,方可立即撤出,從而避免或者減少了傷亡事故的發生。探照燈開啟後,裡面還是一條通道。這通道令大夥越看越眼熟,最後是陳明仁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這通道怎麼跟我們上次進入的那個老人洞如此相似呢?”楊正華想起了陳明仁在老人洞裡亂摸機關的事兒,連忙叫張定良和何焚天一前一後,死死看住了他。楊正華說盡管有金絲雀在,但是老規矩不能丟。於是,還是老規矩,何焚天在通道的東南方向點燃了一支蠟燭。楊正華說:“這個規矩,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老規矩。說迷信點,就是說如果鬼不讓你進墓,它就會把燈給吹滅。這是一種活人和死人之間的交流和協議。說科學點,就是指點一盞燈看看氧氣夠不夠。如果不夠,進去了就是送死。至於為什麼要在東南方點一支蠟燭,而不在西南方、西北方呢?我個人認為這裡面涉及到了複雜的陰陽八卦和《易經》知識。在八卦裡乾為天, 坤為地, 震為雷, 巽為風, 艮為山, 兌為澤, 坎為水, 離為火。而東南角方向是巽卦,意味著風向,是主進門,而絕大多數墓地的門是開在東南角的,東南角是空氣流通最強的地方,一旦放在東南角的蠟燭都滅了,則說明這地方真的不是人呆的。我覺得應該是這麼一個理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