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聽完這個小對眼的分析,我不禁誇讚起來,從歷史專業的角度來看,這個小隊員說的真是有理有據,讓我這個專業科班出身的也讚歎不已。於是我忍不住開口問道:“這個兄弟,說的不錯啊,你叫什麼名字,家裡是哪兒的?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歷史知識和考古思想?”小隊員答道:“我叫範啟龍,是河南周口的,我們家所處的地方是古中原腹地,家家戶戶幾乎都知道哪個地片下面有東西,不過我們都不會輕易的去動,一是國家法律不允許,再一個那些個都是我們老祖宗,我們去動也就相當於挖自家的祖墳一樣,因此我們都不會主動去做這些違法的事情。不過在我們周口,挖地,修魚塘,鋪路以及蓋房子等等過程中,屢屢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古代墓葬,我們以前也經常回去看熱鬧,當地的考古工作人員也會抽調當地一些閒散的勞動力協助發掘,然後就會給我們將一些歷史知識和考古知識,久而久之,我們也就都知道一點。”
文輝聽的不耐煩,一擺手打斷了我說道:“行了行了,知道你是科班出身,討論學術問題等出去了你們自己弄點吃喝想怎麼論就怎麼論,範啟龍你接著說,那這龍形浮雕的真睛到底在哪裡?”範啟龍聞言繼續說道:“報告文隊,我推斷,這龍形浮雕的真睛,就是龍鬚上的那兩個石珠。”文輝道:“哦?你有把握嗎?”範啟龍道:“有!從材質上看,龍形浮雕的材質和石門相同,都是花崗岩雕刻而成,因而我推斷他的真睛的材質,必定也是不值錢的石珠,而不是價格不菲的玉珠。另外,假如我是這座石門的製造者,我怎麼樣來設定石門上的機關銷器呢?這類東西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最好的手段其實也就是最簡單的手段,既然目的是不想讓人進入墓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隱藏起來真正的機關銷器。可話說回來要如何隱藏呢?有句俗話說的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是一群普通盜墓賊進來,必定會被石門上的玉珠吸引,隨後觸發機關銷器而亡,如果進來的是行家呢,他們之中便有可能識得石門上的道道,因此玉珠誘發機關銷器就可能不會發生,常人的想法必會覺得機關藏在隱秘的地方,在石門周圍尋找機關或者在龍身以及龍頭上的牙齒處尋找,將真睛設定在龍眼邊上觸手可及的地方,如此顯眼卻能產生令眾人視而不見的效果,我看著個機關銷器的建造者不僅手段高超,而且膽『色』過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