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問營將王五,王五說是母子二人,自山左郡逃難來此,前次自上西鄉河口流民中徵兵時招進來的。只因這小夥子嗓音透亮,王五給他安排了個喊號子的差事,小夥子人也機靈,做的不錯。
自然是不錯的,這樣的人才,某千戶大人直接徵調了,到棲霞軍本部當個宣傳幹事,總比埋沒在基層作用更大。
韓三看中這個小夥子,一是有在他孃的麵館裡吃過飯的緣分,二是藏了點私心。
韓三總覺得這小夥子的面相和某位詩人大有瓜葛,保不齊這樣的相像裡面,就藏了一部四五十集的恩怨情仇。
在這個副本位面裡,小夥子的假想爹現在可是官拜山左郡守,掌管一郡民政的封疆之臣。待定的二叔也威名赫赫,高居山左郡憾山軍鎮撫使之位……遑論哪個位面,都沒有虧待的道理。
按說親兄弟倆,一掌民政,一掌軍事,是為臣的大忌,可常家世代忠良,打古秦開朝的時候就在始皇帝鞍前馬後忠心耿耿的聽差做事,一輩輩莫不如此。
古秦得中洲,始皇帝不封外姓王,就託付山左郡的軍民給常家。至今四朝,山左郡歷任郡守都是姓常,憾山軍的鎮撫使也未改過姓氏,君恩浩蕩,臣亦忠孝,倒也是一段佳話。
不過,佳話歸佳話,忠孝也忠孝,常家的這一輩兩兄弟卻有些不上臺面。
郡守常思阡勉強稱得勤勉,以中人之姿理山左郡民政,一場大旱之下早就慌了手腳,焦頭爛額的一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