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常不明顯的高音讓樂曲的風格變化,同時,前面的心理暗示已經足夠到位,這時再變化曲調,將伏筆完全釋放出。
這絕對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操作。
因為不僅僅是音樂這一個領域,包括心理學和其他領域的東西也都一同包含其中。
江思安想,如果是她,恐怕是不會想到另闢蹊徑,使自己的音樂更為震撼的。
其實從開頭到現在,何良的曲調總共也沒變化幾次,每一次變化,幾乎都是高丨潮丨的伏筆。
可以說,他的伏筆埋了太多,這一次次爆發,雖然能抓住人心,然而太多的話,也會使人疲憊。
因此,他用了一段舒緩的旋律,不僅為了繼續埋下伏筆,也為了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而到此,才不過過去了幾分鐘而已。
這個全域性的把控,也不知道是考慮了多少次,才能做到現在這個樣子,讓人一聽就覺得好聽的樂曲,確實很棒,可是那樣也會很容易的被遺忘。
就算再怎麼常去聽,背的再熟,也會有被遺忘的角落。
而何良的這種反其道而行之,不能說是經久不衰,至少,也能讓大家覺得心裡的某個地方會記住這首曲子。
這是一種更為深層的洗腦。
聽過了這種反著來的歌曲,再聽其他的曲子,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好聽的了。
如果說何良的腦子真的額可以算計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江思安只能說,太可惜了。
可惜了這麼好的天賦,不去做自己這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