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陳青山的調查,算不上有什麼進展。陳青山對紀檢委的同志交待的問題不多,而且都不是什麼重要事情。我們想要知道的那些案子,陳青山都是避而不談,這讓紀檢委的同志感覺到了陳青山這人的棘手。
為了能夠從陳青山的嘴中弄到更多訊息,工作小組開始從他們公司著手,尋找公司在投標專案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把每個中標專案的合同材料都從公司裡翻了出來。
光從這些合同上面去分析,每份合同都是正規合同,看不出在合同上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是,在調查合同簽字人的時候,調查小組就得到了一些線索,在陳青山對每個專案投標之前,其實都是得到了別人暗中透露的標底情況,這是一個方面。同時,和陳青山公司構成威脅的競爭對手,都會在競標前因為一些原因主動退出了公司,剩下的一些投標公司呢,都只是成為了陳青山公司的陪襯,對陳青山公司構不成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陳青山的公司在投標高速專案的時候,都會輕易的中標。紀檢委從簽字的相關負責人身上查到了這樣一條重要線索,可以說,這是撬開陳青山那張嘴的最好突破口。紀檢委的同志們再次找了陳青山談話,把知道的情況都給陳青山說了,陳青山沒法再隱瞞什麼,開始跟負責調查案子的工作人員交待情況,說自己公司在投標專案的時候,確實是透過收買了一些和專案熟悉的負責人,先從這些負責人口中打探訊息,等具體的知道了專案招標的基本情況之後,下一步就是用金錢去行賄專案審批的有關領導,在金錢的誘惑下,一些幹部經受不住這樣的利益交易,他們動用手中的權力幫陳青山的公司拿到專案的建設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