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從朐縣到鄴城,只是魏國領土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你從這裡抵達到極西之地的楚州、信州,那才是魏國的西部邊境,不過今年肯定是抵達不了目的地了。”魏國官員耐心的解釋道:“領土太大的確有交通不便的問題,不過這倒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現在我大魏已經在解決交通的問題,我們主要交通都是採取高速公路和鐵路,現在火車每天十二個時辰可以跑兩千裡,從朐縣到鄴城,其實也就是一天多一點的時間而已。也許再過幾年,我們的火車可以跑得更快,到時候別說從朐縣到鄴城,就算從信州抵達鄴城也用不著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趕路了。”
其實除了高速公路和鐵路之外,魏國還大力發展水運交通,通濟渠、永濟渠這些後世京杭大運河的主幹,都在緊張的修建中。為了疏通這些溝渠,魏國花費比隋唐要大得多。首先溝渠的河堤都是採取鋼筋水泥建築,保障不會因暴雨釀成洪災。同時也可以保護水土流失。其次是運河河流體系水土保護工作。保護水土流失的辦法,最好的方式就是植樹種草,過度開墾土地只能加巨破壞水土環境。只不過後世天朝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沒有足夠多的土地,無法養活那麼人口,可是魏國在這個時候就沒有這個擔憂。
魏國的海軍實在是太能幹了,滿世界搶糧食,現在南印地區的潘地亞和普利王國這個屬國,都以糧食生產為主,一年兩季大米,肥沃的土地可以讓兩國每年生產近六千萬石大米。這些糧食產出,其中一半都被低價購買,運到了魏國。除了這兩個屬國,魏國還可以從寧遠(既瓜哇島)、鎮遠(呂宋島)、金州(蘇門達臘島)弄到大約三千萬石的糧食。每年六千萬石的糧食,幾乎可以養活一千萬青壯年人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