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火槍廠生產出滑膛燧發槍,而先於天津衛火槍廠半年,炎黃島軍隊開始大規模裝備滑膛燧發槍。
盛京之戰結束已有兩年,海軍擴大規模的同時神機營也在增加軍隊數量,火銃、老式火繩槍正式退出神機營。
崇禎七年五月,明軍在軍工專家的研發努力下統一火炮口徑,使火炮各部的金屬比例更加恰當,研發出用來測試炮彈初速的彈道擺,比歷史中西方國家提前了八十年。線膛炮被明軍火炮廠立項研發。
崇禎七月,明軍實驗榴彈炮空炸引信,大獲成功。大明天津衛造船廠、福州造船廠、泉州造船廠、廣州造船廠、鎮江造船廠、松江造船廠下海的飛剪式戰艦被太平洋海軍和北海海軍接收。至此海軍已經三批次接收兩百六十艘四百噸以上新式戰艦,大明“精衛計劃”繼續深度發展。
崇禎七年十月,雲內州“開拓者”腳踏式飛艇裝備天軍,明軍則實現了大型燃燒彈的研發成功和載人作戰氣球的裝備,“嫦娥計劃”有條不紊發展。載人飛艇在雲內州技術人員協助下開始架設龍骨。
崇禎七年秋天,遼地大豐收。
農業科技日新月異,朝廷重點發展的商業更是匯通四海。教育也是蒸蒸日上,而所有產業的發展又培養了朝廷數百萬的專業技術人員。
體系培養和學院輸入,此時的大明境內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超過千萬各型別技術、教育類人員在內的群體。這些人的創造力和價值性的驚人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