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有說辭,此槍為漢人宋王朝時名將楊再興遺留,對此伏罕不以為然,塵歸塵、土歸土,即便真是楊再興兵刃,數百年之後早就腐朽。但楊再興卻關聯了自己族人,小商河之戰,楊再興槍挑族人無數,這讓伏罕又希望傳言是真。以此槍誅“白馬探花”、“九死槍”,再好不過。
下瞭望塔,伏罕單手持槍,重槍“嗡”的發出一聲顫鳴!
和阿敏一樣,伏罕不輕視四門寨,騎兵對壘期間,自己領精銳長驅直入,數次都造成了對方開墾、築城的漢人大量傷亡,在四門寨出兵攔截之前又全身而退,但四門寨亦有多次晝伏夜出,襲擊糧隊,掠奪了大量牛羊馬匹,焚燒草原,雖然自己始終沒有和對方成子龍之類角色遭遇,但對手的百里出擊,來去無影,足見彪悍。
依託富饒的大草原,以哈拉哈為線,貝勒調遣舍餘、李延文良分居孤山東西兩側,擺開偃月陣,就等草原新綠,對手無法焚燒時揮師廝殺。
大旗迎風招展,西北風呼嘯,伏罕視線再一次瞭望向夜空。
“風向已經轉變,此時西北風漸強,四門寨焚燒草原的戰法已經不足為懼,理應是可以出擊的,不過貝勒謹慎。”
想想四門寨修建的大小據點和區間內焚燒草場形成的隔火帶,伏罕嘆息:“可惜我軍無法火攻,四門寨擅長火攻也將防範做到了極致,但吃一塹長一智,四門寨如今卻也是無法火攻,大營早就儲存了足夠糧草並同樣焚燒建有隔火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