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今天,慧覺住持安排修竹到靜幽院沐浴剃度。我剛到鳴晨庵來的時候,鳴晨庵有專門沐浴的地方,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慧覺住持把沐浴的地方放在了靜幽院,頤靜住持也是這樣,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好像是從頤靜住持開始的。為什麼要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呢?
而且,在靜幽院沐浴的全是住持的貼身侍從。
既然是貼身侍從,住持為什麼不讓他們住在靜幽院呢?靜幽院的地方很大,住十個侍從也夠。
同樣,這篇日記裡面只有思考和疑問,沒有結論。
現在,我們都知道兩位住持為什麼要將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了。這說明默然住持當初的思考並非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在默然住持的指點下,三個人還看了三篇日記,看過這三篇日記之後,四個人不得不佩服默然住持敏銳的觀察力和心細如髮的性格。
是罪惡,遲早都得拿到陽光下來晾曬一下,佛祖不問,有老天問,老天不問,有人問。默然住持偷偷傳遞給同志們的三張紙條,絕不是一時的衝動。
毋庸置疑,默然住持的三張紙條在鳴晨庵失蹤案的偵破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三篇簡短的日記:
第一篇日記:
“一九五零年五月九號,我有兩天沒有看見惜慈了,一問才知道惜慈下山去了。惜慈和我的關係一向很好,她平時下山去辦事,都會和我打招呼,就是到水井上來打水,她都會到我這裡來坐一會,說上幾句話,離開鳴晨庵這麼大的事情,她為什麼不辭而別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