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將兩包花生米遞給一個小姑娘以後,繼續道:“你們說說看,遇到這些事情,這小孩子能有一個好嗎?文君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日子雖然苦,但卻出落成一個人見人愛的大姑娘。”
“十八歲的時候,文君被一個當兵的看上了,男孩子在部隊還是一個營級幹部,眼看著苦日子就要熬出頭了,可男孩子的母親到鎮上來了一趟之後,兩個人的婚事就黃了。”
“文君她娘剛尋了短見,這對文君的打擊已經很大了,當時,文君已經懷有身孕,沒有辦法,她只能把孩子打掉了。孩子打掉以後,文君就出家了。文君她爹知道以後,大病了一場,病還沒有好利索就到鳴晨庵去尋文君。”
“現在想一想,尼姑庵倒算是一個好去處——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如何能經受得住這樣的打擊呢?”
尼姑庵未必是一個好去處。
“老人家,尚文君是什麼時候到鳴晨庵去的呢?”
“一九七六年。”
這正是激盪歲月即將結束的時候。
“她出家的時候多大年齡?”
“十九歲。”
根據年代和年齡的判斷,尚文君很可能就是寧和所說的清水。
老人好像明白了什麼:“你們來找文君她爹,莫不是文君出事了?”
項代沫、林狄和馬建平還不知道尚文君是誰,所以,暫時無法回答老人的問題。但從寫紙條的人的目的來看,尚文君應該是出事了。
老人開始上生意了,電影就要開演,買瓜子和花生的人越來越多。三個人和老人打了一個招呼之後,朝油坊巷走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