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虞氏族學在進士第西側,中間砌了院牆隔開,是個獨立的院子。當然進士第虞氏本家族人上學不必走側門,從新砌的隔牆留的門過來就行,側門是給旁支以及外姓子弟進出的。院子的正房用作先生教授課業的學堂,上面掛著一塊匾額,上書“集芳齋”三個大字,字形剛正,入木三分,一股浩然正氣撲面而來。兩邊的廂房是先生們休息辦公的場所,正房後面有個閣樓,用作藏書樓。對於從沒見過學堂的楊翠蓮及三個孩子來說,他們眼中見到的一切都令他們驚奇讚歎。
門房老頭口中的宋先生是金壇縣頗有賢名的宋懷仁先生,同時也是東虞現任族長虞孝全的妹婿,所以族學的一應事宜都由他掌管。
楊翠蓮帶著孩子扣門進了屋,屋裡坐著個四十多歲頭戴方巾的中年男子,模樣周正,見到他們進來溫和地朝他們點了點頭,這位便是宋先生了。
“宋先生,我想送我家孩子來上學。”楊翠蓮把虞賢拉到身前,有些拘謹,手放在身側蹭著衣服,坐立不安的模樣,又似是想起什麼來似的低頭就要解腰間的錢袋子,虞氏族學的束脩一年要十兩銀子,十兩銀子對農戶家庭來說是個天價,所以在虞氏族學上學的孩子還是隻有一小部分,大多數孩子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可能十來歲連筆墨都沒見過。昨晚聽小姑子說了以後回去夫婦倆猶豫了很久咬了咬牙還是決定送虞賢過來,賣靈芝的五十兩省著點用起碼能頂幾年的費用,其他的錢他們兩口子再想法子攢就是了,想到這裡,楊翠蓮不禁覺得這靈芝來得太及時了,不然送虞賢上學的事她想都不敢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