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心虛的,當看到紙上的文字時,全然愣住了。
“李琊”“妹妹崽”“山茶”“卡蜜莉亞”,抬頭在變化,卻始終寫給一個人。
這些是數不清的信,有關切的問候、講述枯燥的生活,還有一筆寫到尾的思念,彷彿寫的人陷入了巨大的苦痛,偶爾標點符號都消失了。
又好像不是信,有不同墨水劃出的刪改的線條,一些小詩,情-色般對幻想的細緻描寫。
文學是天底下最令人著迷的謊言,懵懂無知的人最易落入陷阱。至少李琊此時甘願懵懂無知。
這些字句裡,寫她無聊的青少年式搭訕,寫她索吻如赴死,寫她絨絨的腋下的毛、蜷曲的腳趾,寫她以斐波那契螺旋線丈量而捏出來的迷人的腰窩。一撇一捺都是愛的告解,冷峻又溫柔,寫出來的比她知道的自己還要璀璨,也更加頹唐。
近百頁的手稿並不連貫,加之許多塗抹痕跡,讀來頗為耗神。李琊看完時,掛鐘的時針已指向四,她裝好“寫作資料”,儘量不留痕跡,然後走出公寓。
*
小型階梯教室,講臺上的人低頭看講稿,沒有注意到上方的門開啟又合攏,戴燈芯絨鴨舌帽的女人貓著腰在最後一排坐下。
葉釗在黑板上寫下俄語單詞,將粉筆拋回凹槽,轉身說:“這裡提到了‘集體文學’,基於當時共產主義理想的環境,蘇聯作家們會每隔一段時間聚會,互相交流,修改那些生硬的作品,使他們變得成熟,更符合主流。現在我們知道,成熟和迎合恰恰是文學書寫的大敵,生硬和獨立才是文學語言最重要而且必須保留的部分。但在當時,他們得去掉政府不喜歡的部分、大眾不喜歡的部分、編輯們不喜歡的部分、同伴不喜歡的部分,儘量符合國家學說、民族學說、大眾共識。於是產生了所說的官方文學,它從修辭風格上而言是資產階級文學,枯燥無味,且聽命於各式各樣的國家學說……”[20]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