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三年之後再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都十年了,侯汝諒終於得以脫身,對此他本人對徐階感恩戴德。
侯汝諒,嘉靖十七年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名次不低,但沒能選庶吉士,也沒能入六部六科,而是選官陝西一地知縣。
知縣換知縣,知縣換知縣,一直到十年後的嘉靖二十七年,時任吏部侍郎的徐階將其評為政績卓越,侯汝諒才被調入京中都察院。
但事實上,侯汝諒在京中的日子屈指可數,很快就被踢走巡按遼東。
後遼東饑荒……遼東巡撫當時出缺,誰都不肯去頂這個缺,最終侯汝諒轉為遼東巡撫去扛這個鍋。
在遼東十年了,侯汝諒看的很清楚,這地兒實在不是能建功立業的地方,不說其他,延綿兩年的這場大糧荒讓遼東人口銳減,百業凋零。
所以,當侯汝諒接到調令的時候,喜不自禁,趨馬急奔趕至京中。
調任浙江巡撫,是侯汝諒最理想的選擇,一方面,遼東饑荒,多賴浙江糧米北輸,雖然這批糧米沒有入遼東,但戶部就能從北邊調集糧米入遼東,從這個角度來說,侯汝諒和浙江也算有點淵源。
另一方面,侯汝諒是朝中少有的公開贊成海運的官員,遼東糧荒,他一度上書請求東南海運糧米入遼東賑災。
東南沿海數省,論海運旺盛,莫過於浙江。
所以,準備大展拳腳的侯汝諒在聽到徐階這番話的時候,不禁目瞪口呆,一時說不出話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